欢迎访问:惩罚是什么意思_法律_生活服务_自居生活网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惩罚是什么意思

收藏  分享
网友发布网友发布

惩罚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惩戒;责罚;处罚。

释义:1、惩戒;责罚;处罚。2、施加鞭鞑或体罚使之服贴、受辱或以苦行赎罪。

出处:《北史.卷九六.稽胡传》:有犯奸者,随事惩罚。

近义词处分、处治、刑罚、贬责、惩处、处罚、处理、惩办、刑事责任、责罚、重赏、重罚、制裁

反义词奖励、嘉奖、表扬、奖赏、犒赏、赏赐、表彰、救赎

例句:1、我要你们一个个身败名裂,让你们这些伪君子曝露在阳光下,得到应有的惩罚。2.爱撒谎的小明受到了爸爸严厉的惩罚。

养育孩子是一件关乎到方方面面课题的大工程,涉及到的领域众多,需要考验父母的智慧、经验、见识、心态与格局。

但现实中,我们很多人都是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成为了父母,导致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问题不断。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也是孩子的人生启蒙老师与终身导师,更是孩子生命底色的描绘者,尤其在孩子的重要成长时期——童年,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的人生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与影响作用。

这就是为什么父母都需要学习。否则,可能你一时的冲动反应对孩子会造成一生的伤害。

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没有什么经验。如果再没有学习,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常常就是一种本能反应。

这些本能反应其实也是我们曾经在自己的原生家庭里被父母这样对待过,经过长期的内化形成的潜意识反应。

比如,没有经过成长的父母,对待孩子问题的第一反应常常是失控感,继而愤怒,随后的本能反应可能是打骂斥责与惩罚。在他们的内心有一种对失控的恐惧,所以恨不得孩子的问题在第一时间消失,这样一切才能恢复到可控的状态。

这应该是最初级的父母:

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制造了孩子的问题,又试图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这种解决方式其实是用新的问题代替旧的问题,与此同时制造出更多的问题,并把原来的问题变得更加棘手复杂。

学习对他们是一种艰难的过程。或许开始不难,但坚持太难。所以,他们会喜欢寻找一些技术层面上的育儿经,只想要各种具体简单的操作,否则就会放弃。

这往往会导致他们的许多局限性,从而失去处理问题的弹性与灵活性。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真正的问题并不像行为表面所反应的那样,而在于心理层面。

但要看到实质,从根源上解决与处理孩子的问题,对于初级的父母来说还有一段艰难的距离。

所以,通俗易操作的一些育儿方式,才是他们目前所需要的。比如,孩子有好的行为就表扬鼓励,犯错就要责罚,但我们知道,很多简单的责罚如果处理不当,对孩子的伤害是很大的。

本能的反应常常是一种冲动,而常言道:冲动是魔鬼。如果不能管住自己的冲动,有些时候会酿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因此,父母的情绪管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之前,安徽合肥一对夫妻吵架,妻子失控之下就把孩子扔下楼,令孩子当场死亡。

类似的悲剧有很多,有妈妈因为孩子丢手机把孩子打死,还有父母因为孩子作业或学习成绩的问题打死孩子或责骂孩子造成孩子自杀,或者孩子在学校与同学闹矛盾,在妈妈责骂之下跳桥自杀等。

这些是比较极端的,还有许多看似平常的责罚,也可能导致孩子的身心受到伤害而父母却不自知。

所以,前人总结了许多血泪教训,告诉父母,责罚孩子也要讲究时机,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

那么,究竟哪些情况下尽量避免责罚孩子呢?

古人有对孩子“七不责”之说,现在看来依然适用,多年的经验智慧总结,确实是有其道理的。

那么,是哪七不责呢?

一、对众不责:保护孩子自尊心

在大庭广众之下责备孩子,会让孩子产生严重的低自尊,没有什么比一个人失去自尊更可怕。

因为,这对孩子是一种羞辱,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羞耻感,这是一种对自我否定的情感。

心理学家们认为,人类最负面的情感既不是悲痛,也不是无法压抑的怒火,而是羞耻感。在羞耻感中,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是"分裂"的,它只会使人变得内心虚弱。对于认知发展并不完善的孩子而言,早期的羞耻感很容易写进他人生中的一种底色,一旦如此,就是一种可怕的摧毁性的打击。

二、愧悔不责:知耻近乎勇

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了,大人不责备孩子,这样才能给孩子自我反思与自我教育的机会。如果此时,父母还在喋喋不休地指责孩子的错误,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每个人都需要自我消化与自我教育的空间,内心才能产生力量,获得强大与成长。每个人都希望做自己,心中都有一个自我的边界,过多的介入与侵犯,会激起他们的抵抗。

有一个心理现象叫超限反应。当一个人受到某个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就会变得极不耐烦,产生逆反心理。

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孩子说,本来他们打算主动做某事或改掉某个不好习惯,结果听到了父母的唠叨与责备,反而不想改变了。这就是超限反应导致的逆反心理,也是孩子自我意识被伤害的一种本能反应。

三、暮夜不责:情绪过夜会形成潜意识

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此时责备他,孩子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上床,要么夜不成寐,要么噩梦连连。

让孩子为今天的错误背负上沉重的心理压力,产生过夜影响,让明天甚至今后的日子来为今天的过失买单,是一种最大的得不偿失。

心理学上说,情绪过夜会形成潜意识。当负面情绪变成一种潜意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深远的。

四、对食不责:影响消化系统

吃饭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这个时候责备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脾胃虚弱。心理学研究证实,人的消化系统与情绪密切相关。

人在压力状态下,脾胃受到的影响最大。可以说,情绪的好坏和消化的好坏是成正比的。

五、欢庆不责:避免身体伤害

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不要责备他。这是因为,人在高兴时,经脉处于畅通的状态,如果孩子忽然被责备,经脉会被立即憋住,这样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

六、悲忧不责:否则只会让孩子雪上加霜

孩子难过哭泣的时候不要责备他。

哭本身就是一种情绪的宣泄,让孩子痛痛快快哭出来,负面情绪就能得到释放,内心会获得一种疗愈。

此时责备孩子,只会加重孩子的情绪负担,让孩子雪上加霜,更加压抑委屈,觉得连父母也不能真正关心与了解他。

从而在内心切断与父母连接,产生心理隔阂,从此向父母封闭内心。

这时责备只会引起阻抗与伤害,起不到教育作用。只有先理解孩子,让孩子把情绪释放出来,才能在内心腾出空间,来接受父母的教育。

七、疾病不责:为了孩子更好地康复

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要责备他。生病是人体最脆弱的时候,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温暖。这比任何药物都有疗效。

人在最无助的时候,特别容易感觉到自己没用和无价值感,此时责备孩子,比平时的伤害要大几倍,甚至让他感觉绝望与自卑。

此时是孩子最依赖父母的时候,也是父母增进亲子关系的最佳时期。雪中送碳的温暖感觉是最让人终身难忘的。

问题,在关系中产生,也在关系中结束。童年时,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模式,深深影响到他们长大后处理其他关系的方式。

所以,父母对孩子成长的责任重大,一言一行都不能太随意。

标签: 孩子 父母 孩子的
 
更多>最新的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服务
点击排行